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4周数学组每周一课(郭影影)
发布时间:2017-05-22   点击:   来源:数学组   录入者:郭影影

《系统抽样》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的一般步骤;

(3)正确理解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感受实际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体会现实世界和数学知识密不可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正确理解系统抽样的概念;

    (2)掌握系统抽样方法的步骤。

2.难点:能够灵活应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解决统计问题。

三、复习回顾

德国斯勒兹先生说“统计是动态的历史,历史是静态的统计”,可见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紧密相连的。高中阶段统计的学习,主要是学会统计的基本方法,体会统计的基本思想。

问题1、统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呢?

问题2、简单随机抽样包括哪些方法?

[练习]:常州三中高一(12)班共50名学生。为了了解本班学生的视力状况,从这50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进行调查,应该怎样抽样呢?

学生甲:用抽签法。第一步:将50名学生进行编号为1——50;第二步:制作大小、形状均匀的50个号签,并放在箱子里摇匀;第三步:逐个的从箱子里抽取10个签;第四步:将号签上号码对应的同学取出。

学生乙:用随机数表法。第一步:将50名同学进行编号为01,02,...,50;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个数字作为开始,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每次读两位数开始读数。若该两位数大于50,或者与前面读过的两位数重复,则跳过,否则取出;第三步:将读出的10位同学取出。

四、问题引入

[问题探究]某学校高一年级共10000名学生。为了了解高一学生的视力状况,从这10000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应该怎样科学的抽样呢?

思考1:能否用抽签法或者随机数表法抽取?说说你的想法。

思考2:你认为怎样抽取比较合理。

师:同学们可以先想想这样的情境:旋转小火锅(忽略菜品的不同),你坐在座位上,每隔两分钟取下一盘,直到取下20盘为止。这是如何抽取的呢?结合该情境讨论上面的问题。

生:将10000名学生平均分为1000组,每组10个人,在每组的10个中抽取一名同学,最后可抽取出1000人。

师:(答)第一步:将10000名学生进行编号,为1——10000;

第二步:先将10000名学生平均分成1000组,每组10名学生;

第三步:再在第一组(1到10号学生)中用抽签法抽取一个;

第四步:按照“逐次加10(每组中个体数)”的规则分别确定编号为11到20、21到30、31到40、...、9991到10000的另外999组中的学生代表。

五、概念形成

1.系统抽样的定义

将总体平均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每一部分抽取一个个体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称为系统抽样。

2.由系统抽样的定义可知系统抽样有以下特证:

(1)当总体容量N较大,个体比较均衡时,采用系统抽样。

(2)将总体平均分成几部分指的是将总体分段,分段的间隔要求相等,因此,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

(3)一定的规则通常指的是:在第1段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一个起始编号,在此编号的基础上加上分段间隔的整倍数即为抽样编号。

思考3:若将上例中高一年级总人数改为10002人呢?

生:从总体中剔除2人,可用随机数表法。

3.系统抽样的步骤:

(从容量为N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

第一步: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

第二步:将编号按间隔k分段.当

是整数时,取

;当

不是整数时,可以先从总体中随机地剔除几个个体,使得总体中剩余的个体数

能被

整除,这时取

,并将剩下的总体重新编号;

第三步:在第一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个体的编号L;

第四步: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编号L,L+k,L+2k ,...,L+(n-1)k的个体取出。(等差数列)

以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也体现了算法的思想。另外从系统抽样的步骤可以看出,系统抽样是把一个问题划分成若干部分分块解决,从而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

4.系统抽样的特点

(1)分段,按规定的间隔在各部分抽取;(2)等可能入样;(3)总体容量较大;

(4)不放回抽样。

六、例题解析

例1、某单位在岗职工共624人,为了调查工人用于上班途中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工人进行调查。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所需的样本。

解:(学生口述)

第一步:将624名职工用随机方式进行编号;

第二步:从总体中剔除4人(剔除方法可用随机数表法),将剩下的620名职工重新编号(分别为000,001,002,……619),并等距分成62段;

第二步:从总体中剔除4人(剔除方法可用随机数表法),将剩下的620名职工重新编号(分别为000,001,002,……619),并等距分成62段;

第三步:在第一段000,001,002,……009这10个编号中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起始号码

第四步:将编号为

的个体抽出,组成样本。

问: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生:共同点:1.不放回抽样;2.等可能性入样;

各自特点:简单随机抽样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系统抽样将总体平均分成几部分,按预先制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联系:系统抽样时在确定第一个编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区别: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系统抽样总体中个体数较多。

七、课堂练习

1、在下列问题中,采用什么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较为合适?

(1)在30台彩电中抽取5台进行质量检验;

(2)学校礼堂有38排座位,每排有36个座位(1到36号),会后听取意见,留下了38名学生进行座谈.

分析:(1)总体容量比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比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8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2、为了了解参加一次知识竞赛的1252名学生的成绩,如果决定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1个容量为50的样本,那么抽样的间隔为              。

3、从编号为1—50的50枚最新研制的某种型号的导弹中随机抽取5枚来进行发射实验,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则所选取的5枚导弹的编号可能是         。   5,10,15,20,25;  ‚3,13,23,33,43;  ƒ2,4,8,16,32.

4、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48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480名学生随机地编号为1—480,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个组。若第1组中用抽签法抽出的号码为3,则第4组抽取的号码为           。

5、某单位有840名职工,先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61,120]的人数为              。

八、小结

1.回忆什么是系统抽样?

2.系统抽样的步骤是什么?

3.系统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反思:

1.课堂各个环节衔接得当,引入合理,时间掌握恰当,整节课较为流畅,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通过练习也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还是不错的;

2.伟人的话能够体现统计的重要性,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实际上,学生未必能够深入理解这句话,是不错的引入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

3.“旋转小火锅”案例能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铺垫。但若深究的话,此案例是有待商榷的。若总体是每一碟菜的话,那么菜品不同,不符合系统抽样的一个要求(个体比较均衡),若总体是每一个碟子的话,又不符合问题情境;

4.本节课的一个核心是“每个个体被抽到的等概率性”,在教学中没有去着重处理该知识。在教材中,统计是在概率的前面学习,课堂教学中可能没办法具体的计算给学生看,但是应该解释,而不是告知结论;

5.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渗透过程。例如,一个学生在回答“简单随机抽样与系统抽样的区别与联系”时,经过教师的引导依然没有作出任何回答。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不算困难,多多少少学生是可以回答一点内容的。但是我高估了每位学生的能力。学生的基础可能没有办法普遍回答,而我又设计了该问题,就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慢慢渗透这两者的区别联系。

6.在课堂小结,谈谈你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课件上仅这样一句话,太多宽泛,内容太广,应该列出一个问题提纲,使学生的思考具有明确性和导向性。

an>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