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每周一课>>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7周数学组每周一课(侯卫婷)
发布时间:2017-04-03   点击:   来源:数学组   录入者:侯卫婷

直线与圆的一类问题的解法

                                           ————试卷讲评课

教学目标:掌握解析几何算法的一般特征,提高学生带字母运算的能力。

          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解析几何之美。

教学重点:构建一般算法,有效呈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难点:带字母运算。

13、已知圆M:

,过

轴上的点

存在一直线与圆M相交,交点为A、B,且满足PA=BA,则点P的横坐标

的取值范围为                    .

变式1:(一模卷10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过点

的直线

与圆

交于

两点,且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过点

的直线

与椭圆

交于

两点,且

,则直线

的方程为                    .

18、已知圆

,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

都过点

.

(2)当

时,求

被圆

所截得弦长之和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直线

的方程.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放下权威,变以前的“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体现三级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的心中应时时、处处装着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问题,选择例题,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促进者、指导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人文精神,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形成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只有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并且我会跟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挑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培训,加强反思性教学,争取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能更好地帮助引导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多举行类似的教研活动,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帮助很大。

an>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