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校际交流>>文章内容
绿色课堂理念引领下的物理市级公开课之评课
发布时间:2014-04-01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不详


2014327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应市教研室之邀,我校韩志祥老师上了一堂市级物理公开课——《变压器》,吸引了来自全市的三十多位高二物理教师,兼职教研员徐展与所有老师一起参与了听课与课后研讨。

2012年始,学校新一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确立了“关注学生需求,创生绿色课堂,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本次公开课是韩老师在践行本研究项目的背景下进行的。

首先韩老师介绍了《变压器》这节课设计思路

从教材上讲,《变压器》是电磁感应规律以及交流电特点的具体应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从课标上讲《变压器》的要求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原副线圈的匝数与电压的关系,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通过手机电池爆炸的视频引入变压器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自主拆解变压器,从而了解变压器的结构特点,特别是关于变压器中铁芯的作用采用了DIS系统探究,从而使得学生理解铁芯的束磁作用,为后面理论推导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变压器的作用即改变交流电的电压,然后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和交流电的特点从理论上探究了变压器改变电压的规律,即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接着利用分组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分析数据解释了理想变压器模型,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电流关系,最后以“特高压”分析了变压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随后各位老师对该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省常中周亚文老师从绿色课堂的观点总结出了韩老师这节课的六大亮点:

1、引入贴切生活,手机充电电压只有几伏,但我们生活用电的电压有220V,那充电器就有个降压的作用,这其中的“魔法”是什么呢?——变压器(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

2、利用DIS传感器系统说明铁芯的束磁作用,实验现象明显,一目了然。而在平时教学中,一般是简单带过的。(高科技在物理课堂的应用)

3、语言朴实,过渡自然。 如以数据说明特高压变压器的能量损耗只有0.56%,进而给出了没有能量损失的理想变压器模型。

4、相比于课本,将结构进行调整,使讲授更符合学情。(绿色课堂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5、重视对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如验证实验当中的控制变量法,最后归纳得提到以后研究的变压器为理想模型。(从实验出发更好地让学生理解)

6、讲课细致,细节问题都能处理得很好。如演示通过变压器电流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问题当中,通直流电时,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电压表的示数还是有变化的,稳定下来后示数就为零。

田中许静茹老师:

1、教学当中很注意细节,如内容的讲解,实验层层铺垫,这样有利于中等层次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充分尊重了学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教学当中的安全意识。不仅老师言语上有对学生进行提醒,而且在学案上还有特别的标注。

北郊:

1、信息化手段多,如Excel处理实验数据,DIS系统验证铁芯的束磁作用,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直观的东西。

2、关注细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分析得出结论。如看变压器的构造、充电会发热是由于线圈有电阻。

3、验证实验的安排,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4、不足之处:路端电压之比与线圈匝数之比的讲解中,原线圈的路端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忽略电阻的作用。

二中吴敏老师:

1、引诱学生——通过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扶学生——在学生不太理解的地方,给予讲解。

3、放手让学生走——验证路端电压之比与线圈匝数之比的关系的处理,特高压输电的应用。

徐展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作为青年教师韩老师的这节课应该是不可多得的,但是如果能够注重一些细节的处理会更出色。

最后张主任对各位老师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绿色课堂”有哪些特征

遵循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天性、个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自

由、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富有人文气息,使学生得到积极

主动、健康和谐发展。“绿色课堂”倡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有效地学习、富有个性地学

习,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高度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自研究,动手操作,

强调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