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践行三精课堂 提升复习效益
发布时间:2015-09-29
点击:
来源:
录入者:WCJ
践行三精课堂 提升复习效益
2015年9月25、26日,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前往南京参加了江苏省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精准、精细、精致”为主题,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专家讲座,二是观摩课堂教学。 来自江苏省苏州中学的数学特级教师王思俭老师、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周敏泽老师,江苏省南京第五中学特级教师曹安陵老师做了三场精彩的报告。
通过学习研讨,我们认为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知识成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利器——尤其在解题教学中(近年来的数学高考也特别强调能力立意)。现实情况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不容乐观,总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依赖于参考答案,跟着教师或答案走而没有自己的想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高考模式的发展变化,无论从涉及的知识还是方法上讲,应用题教学和考试的重点都发生了变化,原来概率、数列、线性规划等方面的应用题逐渐淡出高考,取而代之的是导数、分段函数等新兴力量。在复习中正确分清这些主次重点,关注典型包含常考知识和重要方法的应用题。摒弃一些非主流的或过时的问题,对提高复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想,高考命题求稳求新,命题不会突变,是一种自然的渐变发展,这样的试题留给我们的不应是教学的点缀与教研的调味品,它对我们的教学启示是不言而明的。即不管问题来源如何,结合课本学习解题是明智之举。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模仿与迁移”的关系!模仿不能是简单浅层次的“摹仿”,也不是靠多做题,总结解题模式,而是深层次有效的方法迁移——一种独立的创造活动,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数学知识又高于数学知识的一种隐性知识,是在反复的体验和实践中才能逐渐认识内化的。因此,从教师的角度,在数学复习教学中,不能徘徊于解题方法的简单堆砌与解题技巧的神秘再现,也不能满足于让现成的例子与现成的观点互相佐证。必须遵循“揭示——渗透”的原则有意识重新揭示其发生过程,突出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适时渗透,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领悟。
![]() ![]()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