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组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教研组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现结合学期初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常规工作
1、规范数学教学常规管理,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质量调研。备课组长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组内教师的成功经验,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环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高三备课组老师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仔细研究考试说明,认真备课,相互学习、研讨,力求复习过程中准确、到位,增强复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效果。在高三上学期期末第一次全市统考中,数学学科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理科数学实现了对上位学校的赶超,文科也大大缩小了差距。
高二备课组老师这学期工作任务重,要在小高考启动前完成教学进度,相当辛苦,但他们没有一丝放松和懈怠,做好了很好的传承作用。在期末联考里,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高一备课组老师,尤其是新引进的三位年轻教师,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设计教案。针对本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加强研究,相互探讨,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数学基础。两个实验班,实施了“在睿翼平台(ipad)”下的多媒体教学技术,成绩斐然,其他班级在期末考试中,也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2、组织好每月一次的教研组活动。9月1日,全校开展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我组戴洪飞代表理科组奉献了一节精彩的数学研究课。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学校特聘专家、特级教师李金蛟参加并作了精彩点评。其他几次的教研活动则围绕核心素养开张学习与交流。
3、积极参与市教研室、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积极学习他人先进经验。
操海涛、侯卫婷、范云老师积极参加常州市高中数学中心组和研究组活动。
张刘成、刘红艳等老师走出校门,积极在校际交流中开设研究课,提高自己。
4、邀请数学高考专家来校指导
12月份,邀请了南师大博导、数学高考专家宁连华博士给全体高三学生作了高考复习的报告。全体数学组老师也参与此次活动。
二、教科研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教研组本学期深入学习和研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特别是对中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
2、认真完成学校师发处布置的各项任务
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学校师发处要求的四星复评材料工作。包括教研组专项课题、个人研究项目,个人发展规划与总结等。
积极撰写教后记并及时互相点评。
积极完成网上评课及点评。
3、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和论文写作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教研组的省级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终于顺利结题。
张刘成老师发表论文2篇,操海涛老师的论文获省“师陶杯”二等奖,刘红艳老师的论文获“长三角黄埔杯”优秀奖。
4、坚持开设主题式每周一课活动。
本学期每周一课的研究主题依然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之后,全组教师通过组内学习和自学的方式,先进行了理论的提升,再进行实践的探究,组内老师开设了17节研究课。
5、积极参加校内外数学教研活动
11月30日,李金蛟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本校开展,侯卫婷开设研究课。
12月7日,张刘成、刘红艳老师在“常州三中、常州二中校际教研活动”中开设研究课。
张刘成老师参加“张捷名师工作室和侯卫婷教师工作坊联合教研活动”,开设研究课。
6、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
经过“课堂教学考核、演讲、粉笔字”三个环节的比赛,我组青年教师戴洪飞、许淑君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共4人)的好成绩。
7、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加市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谈佳丽、李寅、侯卫婷、许淑君、丁里顺、张刘成、戴洪飞等6位老师进入市区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二轮。
成绩只属于过去,未来依然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数学组全体同仁一定齐心协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