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在校长室教学工作指导思想的前提下,遵循学校的规划发展目标,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数学教研组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坚持核心素养教育,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选择学生能接受和乐意接受的教学方式,实施选择教育;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实实在在地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学习新课标;
教研组本学期深入学习和研究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 要求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以及教学杂志上的有关文章,从而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结构和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了解新教材的内容体系和教学要求。指导和帮助新教师或刚带高一、高二的教师熟悉教材、熟悉教法,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考试说明明确了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的能级要求,研读考试说明,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有针对性,把握教学的难易程度。
与此同时,将课堂还给学生,应该不是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课,如何将教师与学生的“点对点”对话辐射为“点对面”的效应;如何有序、高效的进行小组协作?当教学“计划”遭遇课堂“变化”时,教师应该如何取舍?
2、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校本课程:学校现有校本课程三门“高中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数学反思性学习”“数学建模”,努力新开一到两门课程,以适应即将到来的新课改。以此为契机,学生可以有比较好的研究性学习课题与方式,书写小论文,参加竞赛活动,高一可以是规范解题,高二、三可以是一些能力题,拓展题。
(2)微课程:教师要关注微视频的制作,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预习、复习、回放上课忽略的点,查漏补缺,解决平时遇到的问题,体现教育的公平。
3、课题的确立与研究;
课题日常化,组内成员要注重小课题的研究,由组内骨干教师引领,确定适合年级特点的课题,从而为组内申报市级、省级课题奠定基础,数学组有意向成立课题《高中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与思维品质的研究》。
4、教师专业发展;
数学组的所有教师们,只有努力投身于自己的发展,才能有朝气、有底气、有学术气,帮助学生从知识中“走出来”,从解题中“走向”课本。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
(2)主题式每周一课。模式:同年级老师同题异构;新老教师同题异构,力争思维上碰撞产生火花;
(3)专家引领,积极参加特聘教师,名师工作室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实现跨校听课;
(4)提升理论素养,积极撰写论文,参加各类市级、省级活动;
(5)教后记,网络评课;
(6)基本功比赛:说题比赛(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用)。
二、努力的方向
本学期力争要实现(1)申请一节市级公开课;(2)教师五级梯队人数要增加;(3)论文数学与质量的提高;(4)新课题的申报与确立。
未来依然需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数学组全体同仁一定齐心协力,让主动学习成为自然,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让课堂教学开出实效,让教学科研促进发展,为学校的2018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orTempInsert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