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数学>>工作计划>>文章内容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24   点击:   来源:数学组   录入者:操海涛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将认真贯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师发处、课管处及学发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绿色教育”的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绿色课堂”常态化。紧紧围绕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结合教学工作,积极探索核心素养的落实和评价工作。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种校本教研活动,引导和组织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质与能力,加深专业理解,优化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不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日常教学工作

1、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负责人:操海涛)

教研组将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继续以学习、实践、反思《课型范式和实施策略(中学数学)》为载体,引导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探索教法,尤以研究“常态课”、“常规课”为主,不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理论修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主题式每周一课”教学活动。(负责人:操海涛)

组织好“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本学期多采取“同题异构”的开课形式,从高三备课组开始,争取每位教师上一节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研究课。在同题异构过程中,既发挥教师的个体智慧,又在同伴互助和交流中,获得教学策略和灵感。重视课后的评课环节和反思环节,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促进年轻老师的快速成长。

3、积极参加“教后记”的撰写和评比。(负责人:张刘成)

全组老师积极参加教后记的撰写和评比活动。按照师发处的要求,3年(含)的老师每周上传一篇,3到10年(含)每月上传一篇,10年以上,每学期上传2篇。借助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把教学的成功之处、遗憾之处记录下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机智,研究学生的见解和反馈、进行再教设计,放大一节课的效益,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4、备课组内开展“好题我来讲”活动(负责人:范云、万春锦、朱燕、冯黎、李寅)

这个学期,将在备课组内开展“好题我来讲”活动。每次集备前,安排一位老师提前搜集和研究两道填空题和一道解答题。每次在集备的时间,由这位老师给组内其他老师逐一讲述这些题的“出处、完整解答、点评、高考预测”,通过对好题的研究,引导教师在备课时和出卷时有目的地进行选择。

5、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负责人:严定璧)

教研组制定评比方案,精心组织比赛。通过对选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全面考查,确定比赛成绩,并推荐成绩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市区青年教师评优课比赛。

6、做好校本化作业的即时(每月一次)修订工作,形成科学、合理、适合三中学生的校本作业。(负责人:范云、万春锦、朱燕、冯黎、李寅)

7、充实数学教研组的网页,完善数学组的资源库的建设。(负责人:郭影影)

(二)教科研工作

1、按照课题研究计划,省级立项课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本学期就要结题了。课题组所有成员要积极准备结题评估工作,在认真思考、积极反思的基础之上,组织好研讨活动,整理、梳理好过程材料,充实好课题网站,撰写好评估报告,争取顺利结题。(负责人:万春锦)

2、认真推进“基于微课题研究的教师工作坊”工作。对组内的两个教师工作坊加强指导与督促。加强与常州市“李金蛟名师工作室”和常州一中“张捷名师工作室”的联系,开展有效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确保工作坊健康运行,做到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努力使我组的工作坊都能通过学校的期末考核。(负责人:侯卫婷、丁里顺)

3、组织好“一师一优课”工作,组织好市免费导学活动(高一、二轮流参加)。(负责人:操海涛)

4、积极完善校级课程基地“数学学习体验中心”的设计工作。(负责人:戴洪飞)

(三)学生活动建设工作

1、本学期,完成校园内“数学之美”展板内容的更换,增加与时俱进的数学知识,最新的数学发展情况,三中优秀毕业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介绍等,让展板内容更贴近三中学生实际,更接地气。(负责人:张兆义)

2、根据学校安排,组织高三学生参加“高考数学考前辅导”培训讲座。(负责人:冯黎、李寅)

3、组织高一年级“中法数学竞赛”的竞赛辅导工作,争取获得优异成绩。(负责人:刘林才)

an>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