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学科与生活>>文章内容
沟 通
发布时间:2013-09-05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gll

〖导语〗

       听蝴蝶的声音,感受生命个体之间的倾诉。于是人类沐浴在清晨鸟鸣声里,沉醉于夕阳黄昏的暮色中,亲近大地,沟通自然。仿佛回归生命的本原,一切都那样宁静,那样和谐。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及时沟通,随时调整。

〖读一读〗

  

                            邓 方

一只蝴蝶飞过花丛,它的同伴们便会知道,哪儿的阳光最好,花儿最美丽。

太阳出来了,树上的叶子便会兴奋地探出头颅,和它交谈。

生命本不是单独存在的。生命与生命,生命与自然、大地,是一体的,只是因为个体与个体之间有小小的间隙,就像一粒沙子之于另一粒,于是,便需要关联与沟通。

蝴蝶与蝴蝶的沟通,是同类的沟通,在人生中,同类的沟通,显得格外地重要。如此,我们便有了丰富、优美的语言。人类从最低层次的生存到至高层次的生命呼应,都离不开交流沟通。有天一早起来,我跟同伴们说我牙痛,他们便会有人教给我最好的牙医到哪里找,是因为我的疼痛沟通了同伴的记忆……

,是这样。”再难的问题,放在大家伙儿中,便会轻轻松松地解开。

绿菠菜、红萝卜的简简单单的建议,就像生活本身一样亲切真实,而更深刻的沟通交流是不是就不可能呢?不,别忘了我们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传。——“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是不是可以说,人生寻寻觅觅,其实是寻找一种与人,与世界的沟通方式?

蝴蝶与花的沟通,便是另一种方式的沟通,是人与自然、大地的沟通。同人与人的沟通相比,这一种沟通显得更纯粹,更本质,因而更深厚宽阔。在冥冥之中,我总觉得,人是一株长在大地上的树,只因为母亲偏爱这个孩子,才使我们有了可以走路的脚。

春天的早晨,从一些不知名的树木下经过,树便张开笑脸,用那淡淡的花香招呼我……坐在黄昏里,我会几个小时地去看对面楼顶上鸟儿的戏耍……树儿、鸟儿一样,都是大地的孩子。在烈日下,在风雨中,与她深切交谈、沟通。在城市,文明的建筑物使我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失去了与母亲的联系,因而有了莫名其妙的焦躁与不安。

“听,听,云雀”,诗人说。——杂器葱绿的田野,一个两岁的孩子,眼睛里闪烁着奇异的欣喜的光彩,把脸凑到青草里,嘴里发出快乐的咿呀的叫声……同大地亲近,是人与生俱来的渴念。

与自然沟通,回归生命的本原,建立起生命的基础,然后,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类与社会沟通。

原载《语文教学与研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