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成果分享>>文章内容
走进鲜活的教学现场——课堂
发布时间:2013-09-17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gulanlan

走进鲜活的教学现场——课堂

顾岚岚

三天持续的理论学习让我收获颇多,一边慨叹为何他们对语文教学研究如此之深入,一边又默默地在期盼自己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在学习的第四天,我们进行了跟岗学习,走进学校进行听评课活动。

苏州一中,百年名校。前倚碧水潺潺的干将河,后枕绿树婆娑的苏州公园。在这里我聆听了来自苏州一中和江苏外国语的祁晓云和陆菲两位老师的同体异构课《直面苦难》。

祁老师娓娓道来,首先对课文进行了梳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对文本进行研读,让学生表述让自己有感受的语句。陆老师干练而有感情,整节课主要分析了三个自然段,用莫言为引子导入,用图片让学生感受自然悲剧,整节课节奏很快,教师讲授了很多内容。

听课中我用前面三天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分析这两节课。细读文本,我觉得本文该定位为例文,本文主要表述了周国平对苦难的一些看法。学生很难走进文本首先是对文本言语表达的陌生。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他心中的苦难和我们一般意义的苦难不尽相同,而且所用的语言表达也不是一般能接受的。所以本文应教学生如何读这一类文本的语言。

近两个小时的评课是在一中东北角,一座外表不怎么起眼的古建筑中展开的,院落中巍巍然屹立着一棵被誉为“吴中第一藤”的千年紫藤。紫藤枝叶婆娑,重重叠叠,葳蕤绵密,让所有语文老师都感到入味。学员们热烈而积极地进行评课,表达自己这几天来的所学所思。

比照中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虽然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需要教师用智慧、行动去弥补遗憾,上出真正的精彩。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