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语文>>教学科研>>文章内容
用沉潜赢得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记周於老师给高三学生做的一次讲座
发布时间:2015-04-13   点击:   来源:网络   录入者:gll

用沉潜赢得一场属于自己的胜利

                     ——记周於老师给高三学生做的一次讲座

2015410,常州市教科研语文教研员周於老师来到三中,给所有语文老师和高三的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针对高考复习备考的讲座。

讲座开始前,学校分管教学的丁志伟副校长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周於老师,他也希望同学们能用心听讲,将所听取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内容,让复习更有序、有效。

老师事先对三中学生在复习迎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一些了解,进而精心准备了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课件,给所有备考的学生们指点迷津。

富有亲和力的笑容,丰富而精炼的语言表达,详实而可操作的方式方法,让在座的老师和学生们收获颇多。

                            走心

如今“走心”已成网络热词,就是要经心、专心。这次讲座“走心”也是高频词语,老师用详实的事例告诉大家,复习语文知识点一定要“走心”。语文的知识点与理科知识点不同,是散点的,这就需要我们每天进行积累一些,在面对新的内容时就要适时迁移。学习的任何内容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阅读材料。例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老师指出要记住曾经做过的实词、虚词的用法,要认真弄清楚自己所阅读的材料,知道哪些是重点。在谈及现代文阅读时,老师提出要边看边想,要用笔圈画并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疑难处。老师用自己阅读一篇现代文为例,给大家展示了他自己阅读一篇小说中进行圈画的样卷,引起了同学们点头称赞。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意识到作文材料是为写作提供帮助的而不是故意刁难大家,所以不要回避难解之处,要舍得花时间,仔细想清楚再动笔写作文。

                          核心能力

每种题型的考察都是语文学习过程中某种核心能力的体现。例如文言文:考查学生在一定时间里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文言内容。那么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建立前后联系的意识,可以从结构上去推测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还可以根据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的内容进行知识迁移。

又如诗歌阅读,老师指出核心能力就是对意象的解读能力。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语言的敏感度、进行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前后联系的意识、比较详实的背景知识等。

                          可操作性

老师针对不同的题型给了同学们很多具体可行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作文写作方面,老师建议同学们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首先要学会真讲理而不是讲真理。他例举了“一模”考试中,一位学生写的作文,同学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多话是空洞的话,有的是“正确的废话”,也能够知道真讲理就是要用逻辑关系去分析话题的原因,指出事情的本质。其次他建议同学们不要用极端化的语言表达,否则会出很多笑话。还要积累确凿详实的写作素材,不能只知道一点就去演绎。

两个小时中,同学们聚精会神,遇到重要处能认真做记录。讲座深入浅出地讲清楚了很多疑难点,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是对此次讲座做好的评价。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勤奋且走心,让自己沉潜下去,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自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