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三研讨会又一次开展了,主要内容是不会变的,就是针对一模试卷进行从学生的分数、试卷内容到具体题型的分析。作为高三的语文老师,当我们已经将之变为一种习惯时,我们还能否从中寻找到出路,帮助自己和学生进行突破,值得没一人去思考。
基于个性和研究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进步
——参加常州市2015届高三语文第二次研讨会体会
张元丽
本次高三研讨会在金坛一中召开,会议内容包括1.高考语文复习专题教学观摩;分别听了金坛一中
教师不能没有个性,教师应该保持真性情。一名好教师首先是课堂上面对学生时能够性情率真、个性鲜明、情感饱满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纯粹和课堂的美好。好的课堂表达应该清清爽爽、惜字如金。无一字无来由,无一字无启发。“洗课”首先要洗的是教学语言。
好的课堂应该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好的课堂应该把握关键,关键处一着棋活,则妙手回春,满盘皆赢。这里的关键不仅指对知识关键点的把握和突出,更指对思维关键点的捕捉和引导。
最后,周於老师指出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必须体现研究性。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更具价值,更有魅力,也更充满快乐。我们不一定要有(甚至完全可以没有)研究课题,但我们一定要有研究问题。因为我们在研究一个个小问题,我们就会做出一系列的新尝试,因为我们做出一系列新尝试,所以我们就会有一些新收获(也可能是新困惑)。日子不再单调,未来充满可能,研究基于寻常实践,普通而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