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赛项目
(一)第一轮:专业知识测试
1、考核内容与形式:主要涉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采取“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题型。笔试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轮比赛采用拔制,本轮比赛权重30%。
(二)第二轮:专业能力考核
1、考核内容与形式:粉笔字(权重5%)、小论文(权重15%)、无领导讨论(15%)。粉笔字采用抽签的方式,参赛选手将抽取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时间为10分钟。小论文采用笔试的形式,不携带任何参考材料,参赛选手从提供的若干命题中选择一个,按照论文要求,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撰写小论文,时间为60分钟。无领导小组讨论将参赛教师随机分组(10人一组),每个小组在无人组织的情况下,就某个问题进行无领导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见解,时间为60分钟。
2、本轮比赛采用选拔制,本轮比赛权重35%。
(三)第三轮:教学能力考核
1、考核内容与形式:课程设计(15%)、说课(20%)。说课采用抽签的方式,参赛选手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现场说课,时间不超过70分钟,其中课程设计时间60分钟,说课时间10分钟。
2、本轮比赛权重35%。
二、评分原则
(一)专业知识测试评分原则
试卷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统一提供,并统一组织阅卷,根据参考答案进行客观、公正评分。
(二)专业能力考核评分原则
1、粉笔字。
(1)笔法:笔画清楚到位。有轻重、粗细,富有变化。
(2)字法:书写规范,结构平正、均匀。使用简化汉字,无繁体字、异体字等,无错别字。
(3)章法:能充分利用板书区域,版面整体布局整洁美观,字距、行距合理,无涂改。
(4)特色:构思精巧,富有创意。
2、小论文。
(1)观点正确、鲜明、有创新
(2)论证严密、结构严谨、论据充足、典型生动
(3)语言流畅、逻辑性强、表述准确
3、无领导小组讨论。
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每人领取一个号码牌,直接进入考场。入场后由主考官宣布话题,应试者进行3分钟的话题准备,然后进行个人观点陈述,时间为2-3分钟;其次由小组进行问题讨论,时间为30分钟,在本环节,每人每次发言不超过2分钟。总时间为60分钟。
(1)表达能力。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清晰流畅。
(2)倾听能力。耐心倾听、能准确反馈。
(3)合作能力。尊重他人、支持协作。
(4)组织能力。善于调节氛围、调解争议、有组织领导才能。
(5)专业素养。富有专业的理论素养,语言和行为符合心理咨询的规范。
(三)教学能力考核评分原则
1、课程设计。
(1)教学目的明确且有可行性、教学步骤清晰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体现本学科的前沿性
(3)教学手段与方法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4)教学设计合理,有新意,有自己的见解
2、说课。
(1)教师教态自然、仪表端庄大方
(2)语言清晰流畅,语调适中,有感染力
(3)按规定时间完成,不超时
3、答辩。
(四)奖项
常州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将综合三轮比赛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