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暑期教科研工作会议上,学校邓勤校长指出:学校教科研工作要念好“做”、 “真”、“保”三字经。所谓“做”,就是要明确学校教科研工作贵在持之以恒的行动与落实,要在扎实细致的过程中求实效,“做”是判断与选择,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做”是反思、是调整,是积极的思考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所谓“真”,就是要做“真”科研,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是进行是非评判,而是能够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要善于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寻找课题,把“难题”当“课题”,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让学校变得更好、让教育更有价值,让师生幸福快乐地成长成才;所谓“保”,就是要确保教学科研必须的经费投入及领导精力和学校政策的投入。
过去的一个学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它视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名师进学校及特聘教师工作室”、“校级课程基地建设”、“基于微课题研究的教师工作坊”、“青年教师成长营”、“教研组主题式每周一课研讨活动”、“网上教后记活动”、“外派教师进修学习”等多样化的研修活动,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科研助教效果凸显。
过去的2016--2017年度,学校教师参与完成了六个省级课题及五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新立项或正在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两个,省级课题六个,市级课题三个,学校《普通高中学生参与校本课程设计的行动研究》研究项目成功申报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第二批(2017年5月~2020年10月)校本课程建设实验项目。
过去的2016--2017年度,我校教师在市级、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37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有25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例如:高波老师的《高中陶艺校本课程》获2016江苏省优秀校本课程评选一等奖,微课《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获省一等奖;顾岚岚老师的《高中语文写作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一文在常州市2016中语会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侯卫婷老师的《优化问题设计 引导方法评价》一文获2016常州市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一等奖,等等。
过去的2016--2017年度,有23人次的教师在省市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例如:韩志祥老师分别获得了江苏省理化实验说课大赛二等奖、常州大市高中物理评优课一等奖;石红老师获得2016年常州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凌祎丽老师获得常州市2016年高中生物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倪红娟老师获得常州市区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张坤玲老师获得2016年常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等等。
过去的2016--2017年度,学校有47人次教师由于辅导学生参加各级比赛获奖而获得各类优秀指导教师奖,例如:邓莹、陈兴文两位老师获得第二十四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优秀指导教师奖;陆唯梅、赵裕军等六位地理教师在“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及“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杨春玉老师获得全国第三届模拟政协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等。
过去的2016--2017年度,学校新增石红、严宏亮、高波、韩光四位市骨干教师,韩志祥、王明霞、皋磊、陈磊四位教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
在2016年12月8日,学校与常州市第二中学联合举行了以“融入技术手段,提升人文素养,创生绿色课堂”为主题的同题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江阴、泰州、镇江及市内兄弟学校近120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听、评课活动,本次公开课活动,很好地彰显了学校教师教学特色、教研成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我校顺利通过了2014—2016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学校评估验收并成功申报为2017-2019常州市教科研基地学校。
在即将到来的新的学年,学校将进一步创新教研方式,进一步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